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08年第32期
编号:11701993
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11月2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08年第32期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总结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,提高效果。方法 对24例重症结核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。结果 24例患者经抗结核、降颅压、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,22例好转,2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。结论 心理护理、颅内高压护理、生活护理、药物护理,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结核性脑膜炎;护理

    结核性脑膜炎(结脑)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膜结核性病变,病变除累及软脑膜外,蛛网膜、脑实质和脑血管常同时受累[1]。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重症结脑24例,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,男13例,女11例,年龄10~74岁,平均42岁,住院时间30~120 d,平均75 d。其中住院时间超过100 d的10例,10 d 以内的2例,以上病例均符合重症结脑的诊断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2 临床表现 24例患者中发热24例(100%),头痛24例(100%),呕吐24例(100%),视力障碍6例(25%),肢体瘫痪2例(8%),昏迷8例(33%)。

    1.3 治疗效果 经抗结核、降颅内压、激素、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,结果除2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外,其余22例均好转出院。患者出院情况:意识清醒、生命体征稳定、颅内压恢复正常,脑积液内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范围,结核中毒症状消失。

    2 护理

    2.1 心理护理 重症结脑患者病程长、恢复慢、易复发,需要绝对卧床,限制患者的活动,患者易产生孤独、烦躁、焦虑甚至绝望。不良情绪易导致抵抗力下降[2],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,告知患者结脑的治疗效果与预后,并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,消除患者的顾虑,取得患者的信任。昏迷患者虽然无法交谈,但能听到声音,巡视病房时,呼唤患者的名字,向其传递信息,有利于患者病情转机,在做各项操作时同样做好解释工作,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,配合医务人员,给予患者良性刺激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2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护理 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而危及生命,要定时监测血压、脉搏、呼吸、瞳孔的变化,观察头痛的部位、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,注意呕吐的次数和特点。颅内压增高呕吐的特点是喷射状,频繁剧烈的呕吐是颅内压急剧升高、脑疝的先兆。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,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颅内压突然增高而发生脑疝,给予营养丰富的 食物,必要时用开塞露、缓泻剂。

    2.3 腰穿术护理 24例患者腰穿98次,均行腰穿术,其中最少的2例,最多的达12次,因此做好腰穿术护理,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。术前讲明腰穿的必要性、目的、注意事项等,消除患者恐惧心理,观察患者的呼吸、脉搏、面色变化,询问有无不适,了解脑积液压力。术后去枕平卧6 h,防止抬头,以防头痛、腰痛,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,防止感染。

    2.4 用药护理

    2.4.1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已胺丁醇、链霉素、吡嗪先胺等损害肝脏,有胃肠道反应,应注意观察有无恶心、呕吐、厌食,定时复查肝功,并注意调节患者口味。长期服用异烟肼,观察有无四肢感觉异常、末梢神经炎,以及头晕、兴奋、抑郁等症状,利福平与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应用时注意间隔时间。乙胺丁醇易引起球后神经炎,询问患者有无视物模糊、眼部不适。链霉素可致口唇麻木、耳聋,吡嗪先胺可致皮肤色素沉着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4.2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向心性肥胖、满月脸、多毛等[3],向患者做好 解释工作,严格遵守给药时间,并严格遵医嘱减量,监测体温、血象、肝肾功能、大便潜血,以及早发现继发性感染、肝肾功能受损、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。

    2.4.3 甘露醇的应用与护理 选择好血管,注意给药剂量、间隔时间及滴速,并严密监护,不能离开,预防发生空气栓塞及皮肤坏死,笔者曾遇到过2例血管严重受损,但由于及时处理,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。

    参 考 文 献

    [1] 李翠红.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.中国实用护理志,2004,20(2A):24.

    [2] 李小妹.护理导学论.湖南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:142-160.

    [3] 陈维英.护理学基础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3:26., 百拇医药(杨秀芹)